微信號
WWW2450711172
受市場效益驅動和柑橘植物本身生育生長期長的特點,我國柑橘品種結構調整一直處于一種穩中有變的狀態。由于柑橘從業者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對待品種的態度也是各不相同。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鮮食品種種類豐富,熟期結構優化的格局已形成,鮮果可以周年供應。熟期細分更明顯,已由20世紀末期簡單的早、中、晚熟之分演變為極早、早、中、中晚、晚、極晚熟之分。
而品種的更替一般伴隨著市場的需求,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很多產區盲目跟風種植,不注重管理水平差異、品種差異化與地方特色,導致品種在本地的表現差強人意,最終導致產品質量層次不齊,產品之間的惡性競爭以及
現在優勢帶及特色基地所在產區主栽的品種都是經過多輪淘汰保留的,適地適栽漸成趨勢,跟風型的是新產區或新進入生產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產區品種更新缺少引導,定位不清或者定位受市場、果商和周圍產區的影響,求新但不注重差異性與特色,品種同質化趨勢嚴重,特別是工商資本涌入之后,缺乏科學精準定位,盲目跟風,沒有充分進行試種和調研,導致引種的品種在本地表現差強人意,因此新品種要成為好品種,必須適宜特定區域、結合生態與栽培技術條件,才能種出好果得到市場的認可。
近年來,一些特色產區規模過于擴張,特色模糊化明顯。無節制繁苗、種植產區擴張,導致產品供過于求,管理水平、品質參差不齊,直接做爛了口碑,造成惡性競爭,最終的結果只能導致一些果園低效、低質、虧損。
近幾年無論是種植戶,還是苗商,其實都不大好過,主要原因在于良種濫引、無序擴張現象明顯,一旦市場上出現了效益高的品種或新品種,一些苗商追逐利益,就大肆育苗,沒有定位適栽區。過去很好、很有特色的品種如沃柑、砂糖橘、琯溪蜜柚,現在變成了一個普通品種,就是由無序擴張導致的。
(4)品種結構調整過份依賴高接、反復高接。品種老化,樹體健康,進行高接換種無可非議,但一些產區對一些需要更新改造的老果園一味采取高接換種的方法,就不可取了,會導致新品種性狀不能充分表現,而且造成病毒病流行。
同時,作為現代果園與老果園的建設標準也發生了變化,一味高接不利于老果園基礎設施完善與改造。過去大家認為,高接換種投產快,但現代育苗技術的發展使新建果園快速投產也不成問題。同時,高接也不利于品質的標準化(表1、表2),特別是我國絕大多數產區果園品種雜,這一問題更嚴重。
(5)品種配套的栽培技術研發還不夠深入?,F在大家更關注品種,而對栽培技術投入度則差很多。實際上,我國現在果樹品種的良種率較高,但對不同品種配套的栽培技術則研發不夠,都是采用大一統的技術,實際上不同品種特別是雜柑的栽培技術還是很有講究的。
如春香,有刺,外表有特色(皮粗),如果對樹形、開張度及葉幕層不加控制,會影響春香的品質和市場歡迎度。像愛媛28(紅美人),花芽極易分化、坐果率高、果形與品質易發生變化、樹體易衰,針對這些問題,需在土壤管理、結果母枝培養等方面進行研究。
(6)專用品種如加工、觀賞品種選育和應用還需加強。鮮榨橙汁是一大市場消費熱點,是一個商機,品種如何布局?產業如何跟上?這在我國還沒有形成共識,也沒有人來研究。
現在,設施栽培發展很快,在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及三產融合中柑橘都是一個重要的支撐樹種,但一些適合這些功用的品種還很缺乏,需要加大培育和篩選力度。此外,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增強,柑橘盆景制作也是一個不錯的產業,適合盆景制作的矮化品種篩選也需要加強。此外,適合人類保健、含有特異成分柑橘品種的篩選與培育還處于起步階段。
#
我國柑橘品種選擇和調整成功的經驗
1、選擇成功的經驗
(1)從歷史上溯源,即從文獻、書稿記載上尋找品種,如南豐蜜橘、黃巖本地早、四會砂糖橘等。
(2)從地方資源上尋找有利于特色化發展的品種,如琯溪蜜柚、馬家柚、廣東德慶與仁化的皇帝柑。
(3)根據氣候環境條件、發展規模和市場狀況進行科學定性,如贛南臍橙、賓川晚熟柑橘系列等。
(4)結合市場,從前期的引種實踐中總結,如武鳴沃柑、東坡丑柑、春見等。
2、調整成功的經驗
(1)主產區或優勢產區,以傳統品種為主導,調整面積,拉長熟期,豐富類型,完善栽培技術,如秭歸、贛南、梅州等。
(2)品種調整的方式由過份依賴高接、反復高接改為假植大苗帶土定植,特別是老產區、山高坡陡產區或土壤貧瘠果園。
#
生產者如何進行品種定位
首先,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與栽培技術現狀進行品種定位,如武鳴的沃柑、象山的紅美人。第二是根據當地栽培的歷史和品種效益狀況來定位,如秭歸、贛南的臍橙。第三是根據產品方向定位。
(1)若是走大眾市場大面積發展的或出口貿易的,應該選擇樹勢較強、管理相對容易、綜合性能優良的品種,傳統栽培品種或新品種中耐粗放管理的,在栽培技術上應加強。
圖:紅美人
(2)若是走小眾精品市場的,則應該以品質為先,選擇紅美人、甘平、晴姬、春香等品種,通過設施化、精細化管理充分發揮其品質優勢,結合禮品化的包裝搶占高端市場。成熟期優先選擇元旦到春節期間或其他節日上市的品種。
(3)用于生態農家樂栽培的,可多品種、多熟期、多色彩、多果形的品種搭配。
優勢產區或大產區宜3種方式有機結合。產區在選擇品種時,要采取差異化發展策略,同時,給其他產區留下發展空間(特別是原產地),注重主栽品種不同品系配套發展,如平和的紅肉蜜柚、黃肉蜜柚、白肉蜜柚、三紅蜜柚等,現在也在發展中熟品種;秭歸采用不同熟期臍橙品種搭配發展。這樣才能形成特色產區,保證產區可持續穩定高效發展,提高產業發展水平。
#
如何形成特色產區
(1)有適合當地氣候的主導品種,最好差異化發展(對新產區)。
(2)品種穩定是形成特色產區的基礎即品種定力、自信,不能“朝三暮四”。
(3)品質穩定,主導品種形成配套的優質栽培技術。
(4)面積穩定,有一定規模但不能太大,單品單一產區超過1.33萬hm2、全產區超過6.67萬hm2就受市場因素影響很大;品種系列搭配與布局很好的,如早中熟品種比例合理,品質優,面積可加倍。
(5)產區政策、技術隊伍、產業組織化穩定向好。像江西贛南、湖北秭歸及廣東仁化、德慶及四川眉山等這些發展比較成功的產區,都具有以上幾個特點。
#
部分熱門品種及產區適栽品種分析
在多年取樣分析、實地調研與座談、交流及對品種品質特性與生物學特性認識的基礎上,基于果實色香味穩定表現與樹體適應性的長期性進行綜合評判,對一些熱門品種及一些產區的適栽品種進行了分析,建議如下。
#
部分熱門品種的適栽性分析
(1)愛媛28即紅美人最佳栽培地為年平均氣溫17~19℃、年日照時數1700~2000h、北緯25°以北及30°以南地區(中亞熱帶),9月下旬晝夜溫差超過13℃,10月上旬以后晚上平均氣溫低于15℃以上產區;土層深厚,最佳是兩江匯流沖積土形成的丘陵地或山腳坡地,才能達到色香味俱全。
(2)雞尾葡萄柚最適區在中亞熱帶偏南地區即北緯在26°以南的柑橘適栽區,以北的產區冬季需采取防寒措施或高壟。
(3)含橘與柑親本的雜柑適應性廣,需加強個性化栽培技術研究;含椪柑血統的雜柑在西南特別是四川盆地適應性較強;有溫州蜜柑血統的雜柑適宜于湘鄂西柑橘帶栽培;含柚與橙類血統的雜柑則適宜北緯26°以南的柑橘適栽區;云南地區氣候多樣,需根據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類型,年平均氣溫超過20℃、光照強的地區不適宜寬皮類(即易剝皮)雜柑。在我國對含克里曼丁橘與葡萄柚類血統的雜柑要審慎發展。
(4)三峽庫區是早熟、晚熟臍橙的最優栽培區。
(5)金秋砂糖橘發展到了天花板,需定位最佳栽培區,北緯26~28°的地區最佳。
(6)晴姬在溫州蜜柑產區可控制規模發展,對土壤營養及水分狀況要求高。
(7)肥之暑在宜昌將會是極佳的極早熟溫州蜜柑良種,由良、山下紅只能作為花色品種。
#
部分產區的適栽品種選擇
1、以湖北柑橘產區為例,不同產區品種定位
(1)秭歸、興山。位于長江中上游,低山河谷地區,由于大水體的存在,積溫不高,溫度波動不大,冬季冷凍害,是成熟的臍橙產區,應在低山河谷地區發展晚熟品種,根據海拔及小氣候,拉開熟期,合理分布品種。
(2)長陽。生態型多樣,應根據氣候發展多樣性的品種,以早熟和極早熟溫州蜜柑、椪柑與晚熟臍橙為主。
(3)枝江、夷陵、宜都。這些地區是過去傳統溫州蜜柑產區,以溫州蜜柑為主的格局不變,適度發展一些早熟雜柑與極早熟臍橙。以宜都為例,以溫州蜜柑為主導的品種結構不變,但面積可縮減一半,品種結構優化,拉長熟期,極早熟、早熟、中晚熟品種搭配,即極早熟品種:肥之署、肥之光、大分、日南一號;早熟品種:龜井、鄂柑一號;中晚熟品種:華夷一號(加工橘瓣罐頭極好);適當種植極早熟臍橙如贛南早;紅美人、雞尾葡萄柚、晴姬、金秋(少量)、甜橘柚都是可選擇種植萬畝左右的雜柑品種。這幾個產區包括長陽、當陽氣候條件相似,適栽品種類型相同,但在選擇品種時,建議不同產區選擇品種進行合理區分,以利于差異化發展。
(4)當陽。該產區椪柑面積較大,由于市場的原因,適當調減面積,根據北緣產區的特點完善栽培技術、提高品質,同時,發展極早熟溫州蜜柑與雜柑,宜采取一村一品策略。
(5)丹江。位于柑橘栽培北緣地帶,以早熟與極早熟溫州蜜柑為主的品種結構不能改變,要根據當地溫州蜜柑果皮稍厚、酸稍高的特點,定向銷售特定的市場,如東北、西北與華北市場及中亞一帶。
#
廣西武鳴產區品種調整的建議
武鳴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溫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氣溫21.7℃,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為28.6℃,極端最高氣溫40.7℃;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為12.8℃,極端最低氣溫-0.8℃。自縣西南向東北,常年溫度遞減1~2℃。大明山上和山腳溫差7~10℃??h境年降水量為1100~1700mm,呈東北向西南遞減,南北相差300~500mm,東北部多有暴雨。
品種選擇需注意:
①早中熟寬皮橘(如溫州蜜柑、本地早、南豐蜜橘、椪柑、馬水橘)或易浮皮品種(不知火、春見、大雅柑等)不太適宜;
②果皮?。ǜ势?、愛媛28、夢臍)的品種也不太適宜;
③甜橙類、柚類及帶有橙或柚血統的雜柑類比較適宜。品種定位的建議是:沃柑的主導地位不動搖,但其面積要穩定,甚至適當壓縮;可適當發展皇帝柑,適量發展茂谷柑、W.默科特橘柚,形成水晶蜜柚特色基地,春香、甜橘柚等是可選特色或花色發展品種;砂糖橘栽培面積宜減少甚至不發展,形成晚熟雜柑及早熟柚特色基地。
#
基于特色形成與穩定
幾個有特點產區品種調整的建議
(1)四川眉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回溫快,穩定,寡照,已形成了晚熟寬皮類雜柑特色基地及配套的栽培技術,建議要穩定這一布局,可以豐富晚熟寬皮類雜柑,特別是含椪柑血統的雜柑,這才是其他產區比不了的,不建議發展橙類血統過于明顯或性狀表現更接近于橙類的雜柑。
(2)江西南豐。不能丟掉南豐蜜橘,面積調減,應充分利用熟期不同、品質不同,特別是化渣的品種,優系合理布局,千萬不能將這一個有歷史、有文化的產區變成一個品種混雜不堪的產區。
(3)云南賓川。光熱條件優越,冬季霜期短或無,發展晚熟柑橘品種的定位不能動搖,宜發展多汁果皮緊或稍緊的晚熟雜柑良種,以帶有橙類血統明顯或性狀類似于橙的雜柑為優先發展品種。柚與寬皮橘類的雜柑也可適當選擇發展。本文來源:中國果樹、水果信息中心
微信號
WWW2450711172
評論列表